一種高效過濾器的新風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新風系統行業,尤其地,涉及到一種高效過濾器。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涉及到一種包含以上高效過濾器的新風系統。
情況技術性
新風系統設計方案中,危害新風系統過濾效率的關鍵要素為過慮方法的設計方案,在其中更為重要的為過濾裝置密封性方法的設計方案,因而在新風系統外殼鈑金件總體設計和生產加工中,過濾裝置突面的設計方案及生產加工事關新風系統整個機械的過慮實際效果,僅有突面設計方案好才可以合理過慮PM2.5,完成商品高凈化處理過慮的總體目標。
目前的過濾裝置為板式結構,如圖所示1所顯示,過濾裝置1安置于外殼2內,發電機組設計方案時,該過濾裝置1的突面11在側邊,因為突面11為歪斜的平面,進而外殼2選用鈑金工藝制做時,外殼2制做難度系數大,制做高效率不高,且品質差,過濾裝置安裝后透風概率大;該過濾裝置1包含相對性設定的二塊過濾芯板,各過濾芯板的兩邊再根據卡緊設備卡緊固定不動,過濾裝置1安裝難度系數大,且安裝后容塵量小;過濾芯板為鋁合金邊框構造,拆換成本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出示了一種高效過濾器及設立該高效過濾器的新風系統,以處理目前的新風系統中存有的外殼鈑金件制做難度系數大、制做高效率低且品質差、過濾裝置安裝難度系數大且安裝后透風概率大的技術性難題。
本實用新型選用的技術規范以下:
一種高效過濾器,用以對氣體開展過慮以除去空氣中含有PM2.5下列的粒子,高效過濾器的縱切面呈倒“V”型,其中具備用以容置氣體的容置腔;高效過濾器的底部設立連接平面,以用以與待安裝高效過濾器的機器設備內的安裝平面迎合,連接平面上設立與容置腔連接以供氣體進到容置腔內的進氣口;高效過濾器上還設立與連接平面平行面的承力面,連接平面在釋放至承力表面的工作壓力功效下與安裝平面緊貼以相接。
進一步地,高效過濾器包含過濾裝置外殼,及安置于過濾裝置外殼上用以對氣體開展過慮的過濾芯體;過濾裝置外殼和過濾芯體圍設置成容置腔;過濾裝置外殼的底內孔為連接平面;過濾裝置外殼上設立對稱性布局的2個承力面,各承力面沿高效過濾器的長短方位拓寬。
進一步地,過濾芯體沿其長短方位的縱切面呈倒“V”型;過濾裝置外殼包含單設于過濾芯體沿長短方位的兩邊,以用以對過濾芯體的兩邊各自卡持的前面板和后端開發板,用以對過濾芯體的頂部開展堵漏的頂連板,及用以對過濾芯體的兩根底部各自支撐的二根支撐框條,頂連板的兩邊各自與前面板和后端開發板相接,各支撐框條的兩邊各自與前面板和后端開發板相接;前面板和后端開發板的底邊及二根支撐框條的下表層組成連接平面;支撐框條的上表層為承力面。
進一步地,前面板和后端開發板結構同樣,且二者有關過濾芯體對稱性設定;前面板上房屋朝向后端開發板的里側內壁設立用以對相匹配設定的過濾芯體的頂端開展卡緊的插槽;支撐框條的兩邊各自與前面板和后端開發板的內外壁固定不動。
進一步地,支撐框條包含沿過濾芯體的長短方位拓寬的安裝條,安裝條的一側連接有用以支撐過濾芯板的底部的支承板;安裝條的兩邊各自與前面板和后端開發板的內外壁固定不動;過濾芯體的兩根底部各自支撐于二根支撐框條的支承板上。
進一步地,前面板和后端開發板的底部呈“L”型,支承板的兩邊各自支撐于前面板和后端開發板底部的短旁邊;支承板的橫截面呈“L”型,其長邊與安裝條的外壁固定不動連接,過濾芯體的底部支撐于支承板的L型槽體。
進一步地,前面板、后端開發板及支撐框條各自為總體成形構造。
進一步地,過濾芯體包含呈板塊構造的二塊過濾芯板,二塊過濾芯板的頂部相對性看齊,二塊過濾芯板的底部相對性分離出來;各過濾芯板的兩邊各自卡緊于前面板和后端開發板的插槽內,各過濾芯板的底部支撐于相匹配設定的支撐框條上。
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還出示了一種新風系統,包含新風系統外殼,新風系統外殼身體設立安裝板,安裝板上連接如同以上的高效過濾器;新風系統外殼身體還設立用以將高效過濾器與安裝板卡緊固定不動的卡緊設備。
進一步地,安裝板上設立安裝連接面,高效過濾器的支撐框條與安裝連接面中間設立密封膠條,以用以密封性安裝連接面與高效過濾器的連接平面中間的間隙;安裝板上還設立與高效過濾器的進氣口連接的埋孔;卡緊設備連接于新風系統外殼的內腔上,且卡緊設備的壓桿抵頂高效過濾器的承力面以將高效過濾器卡緊于安裝板上。
本實用新型具備下列有利實際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高效過濾器中,連接平面用以與機器設備內的安裝平面迎合,且根據釋放在高效過濾器的承力表面的工作壓力的功效下,連接平面與安裝平面緊貼,進而使高效過濾器固定不動連接于安裝平面上。對比目前技術性的連接方法,本實用新型的高效過濾器中,高效過濾器僅根據其底端連接平面與安裝平面相接,且連接平面為水準設定的平面,故在機器設備內鈑金件制做安裝平面時,鈑金件加工工藝簡易、鈑金加工廠高效率且性價比高;對比目前技術性中,根據2個突面與發電機組內的鈑金件面迎合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高效過濾器中,僅根據一個連接平面與機器設備內的安裝平面迎合連接,其合理地降低了突面的總面積,減少了泄漏點,使密封性更為靠譜,從而提升 機器設備內發電機組的密封性實際效果,另外也促使高效過濾器安裝簡易,減少顧客的應用、拆換難度系數。
本實用新型的新風系統中,高效過濾器連接于安裝板上,且根據卡緊設備與安裝板卡緊固定不動,進而本實用新型的新風系統中,新風系統外殼身體鈑金件制做安裝板時,鈑金件加工工藝簡易、鈑金加工廠高效率且性價比高;對比目前技術性的新風系統,過濾裝置根據2個突面與發電機組內的鈑金件面迎合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新風系統中,高效過濾器僅根據一個連接平面與新風系統外殼身體的安裝板迎合連接,其合理地降低了突面的總面積,減少了泄漏點,使密封性更為靠譜,從而提升 新風系統內發電機組的密封性實際效果,另外也促使高效過濾器安裝簡易,減少顧客的應用、拆換難度系數。
除開上邊所敘述的目地、特點和優勢以外,本實用新型也有其他的目地、特點和優勢。下邊將參考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盡的表明。
圖下表明
組成本申請辦理的一部分的圖下用于出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執行例以及表明用以表述本實用新型,并不組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善限制。在圖下中:
圖1是目前技術性的過濾裝置安置于新風系統內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甄選執行例的高效過濾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高效過濾器安置于機器設備內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中過慮外殼的室內空間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前面板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2中高效過濾器沿長短方位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2中支撐框條的剖視橫截面平面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甄選執行例的新風系統的排名靠前執行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甄選執行例的新風系統的第二執行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示表明
1、過濾裝置;11、突面;2、外殼;50、高效過濾器;501、容置腔;502、連接平面;503、進氣口;504、承力面;51、過濾裝置外殼;511、前面板;5110、插槽;512、后端開發板;513、支撐框條;5131、安裝條;5132、支承板;514、頂連板;53、過濾芯體;531、過濾芯板;60、新風系統外殼;61、安裝板;610、安裝連接面;70、卡緊設備;71、壓桿;80、密封膠條。
落實措施方法
下列融合圖下對本實用新型的執行例開展詳細描述,可是本實用新型能夠由申請權限制和遮蓋的各種不同方法執行。
參考圖2至圖6,本實用新型的甄選執行例出示了一種高效過濾器,用以對氣體開展過慮以除去空氣中含有PM2.5下列的粒子,高效過濾器50的縱切面呈倒“V”型,其中具備用以容置氣體的容置腔501。高效過濾器50的底部設立連接平面502,以用以與待安裝高效過濾器50的機器設備內的安裝平面迎合,連接平面502上設立與容置腔501連接以供氣體進到容置腔501內的進氣口503。高效過濾器50上還設立與連接平面502平行面的承力面504,連接平面502在釋放至承力面504上的工作壓力功效下與安裝平面緊貼以相接。本實用新型的高效過濾器中,連接平面502用以與機器設備內的安裝平面迎合,且根據釋放在高效過濾器50的承力面504上的工作壓力的功效下,連接平面502與安裝平面緊貼,進而使高效過濾器50固定不動連接于安裝平面上。對比目前技術性的連接方法,本實用新型的高效過濾器中,高效過濾器50僅根據其底端連接平面502與安裝平面相接,且連接平面502為水準設定的平面,故在機器設備內鈑金件制做安裝平面時,鈑金件加工工藝簡易、鈑金加工廠高效率且性價比高;對比目前技術性中,根據2個突面11與發電機組內的鈑金件面迎合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高效過濾器中,僅根據一個連接平面502與機器設備內的安裝平面迎合連接,其合理地降低了突面的總面積,減少了泄漏點,使密封性更為靠譜,從而提升 機器設備內發電機組的密封性實際效果,另外也促使高效過濾器安裝簡易,減少顧客的應用、拆換難度系數。
可選擇地,如圖4和圖6所顯示,高效過濾器50包含過濾裝置外殼51,及安置于過濾裝置外殼51上用以對氣體開展過慮的過濾芯體53。過濾裝置外殼51和過濾芯體53圍設成容置腔501。過濾裝置外殼51的底內孔為連接平面502。過濾裝置外殼51上設立對稱性布局的2個承力面504,各承力面504沿高效過濾器50的長短方位拓寬。